從“百草園”到“三味書屋”——“小神農”中醫藥文化探尋之旅 濃濃藥草香,傳承文化情
發布日期:2023-07-28
點擊數:3904
一花一草、一樹一木,皆有其藥用?!靶∩褶r”研學之旅的第三站走進了朝陽學堂,志愿者帶領孩子們追尋古代中醫的歷史腳步,通過“看”“聞”“問”“觸”辨識各種類型的中草藥。
“看”“聞”“問”“觸”識百草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?!碑敃旧系闹R與現實的體驗相結合,課堂就會變得鮮活而有溫度?!氨『捎星鍥鲋拱W的功效,也有較好的芳香之氣,所以家里可以適當種一些薄荷葉驅蚊?!敝驹刚咭贿吔榻B一邊帶領學生聞中草藥發出的氣味,志愿者將準備好的中草藥放置在桌子上,學生通過嗅聞、觸摸、觀察外形、嘗等方式來辨別認識薄荷、艾草、紫蘇、藿香、菊花、金銀花等,同時了解這些藥材對人體的功效,“五臟指的是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根據藥物五色對應五臟,黃色入脾,白色入肺……”孩子們在志愿者的講解中,漸漸掌握中草藥的小知識。
“認”“辯”“稱”“做”承文化
認識了這些藥材以后,我們就開始化身“小小藥劑師”,使用古式的小銅稱秤藥材,我們都知道中藥方是有相應的克數要求的,所以抓藥、稱藥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學生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學習如何準確抓藥、如何正確用稱、如何計算克數并把藥打包。在活動最后,學生們通過圖鑒卡認識了四十多種常見的中藥材。通過傳統的剪紙技藝和手工竹編相結合,制作了竹編中草藥圖鑒。
一草一世界,一木一浮生。通過本次研學活動,小朋友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,充分體驗中醫藥的獨特魅力,每位“小神農”都帶著親手制作的藥包及竹編圖鑒滿載而歸。愿將“中醫情、中醫夢”植入孩子們的心里,在孩子們心中播下學習、繼承、發揚中醫藥文化的種子。


